分类:行业资讯
MT4出售:国内家电外贸企业两头受压+ 查看更多
MT4出售:国内家电外贸企业两头受压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1-01-05 13:09
MT4出售:国内家电外贸企业两头受压
2021年首个交易日,人民币汇率兑美元大幅上涨,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升破6.50关口。
订单不愁利润堪忧
近几个月来,铜、铝、钢材等家电主要原材料价格一路上涨。数据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沪铝指数累计上涨9.3%,沪铜指数累计上涨13.4%。高盛国际大宗商品研究分析师于2020年12月1日发布报告称,铜的“牛市”正在全面展开,价格已达到201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发布的2020年12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显示,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加之市场需求继续回暖,推动制造业原材料采购价格和产品销售价格加速上涨。当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68%和58.9%,高于上月5.4和2.4个百分点,均为2020年全年高点。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加大了企业成本压力,当月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业占比为49.4%,为近两年高点。
对于原材料持续上涨原因,中钢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胡麒牧认为,当前工业金属类原材料价格上涨反映了未来新冠疫苗上市后对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另外,当前原材料社会库存确实处于低位。预计未来随着新冠疫苗的上市,经济复苏的积极因素增多,需求侧还会持续刺激大宗金属材料价格的上涨。
不过,这对家电等制造产业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家电行业普遍对铜、铝、钢材、塑料等大宗原材料需求量大,原材料成本往往占据总成本的七八成,例如空调龙头格力电器(63.39 +0.78%,诊股)2019年年报就披露,原材料占公司当年营业成本比重高达86.66%。而在年末出货高峰期,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更是让家电制造企业苦不堪言。
对于家电外贸企业而言,成本上涨只是一个方面,汇率也从另一个方面带来了“夹击”。相较于2020年5月27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7.1765元的低点,至2020年末,人民币已累计上涨超6000个基点,涨幅达8%。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预测,人民币汇率预计在2021年将升至6.25左右。
不要小看这8%的升值幅度,却能够让毛利率本就不高的家电外贸企业雪上加霜。“在原材料上涨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压力下,公司利润已经变得特别微薄了。”主营电磁炉、电压力锅等家用电器出口业务的中山艾利普电器企业主邹世兵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如是说。
“原本因为海外疫情接到了不少订单,这几个月加班加点生产,但临到交货期汇率升值这么多,导致利润大幅缩水,几乎是白忙活一场。”佛山一家不愿具名的家电外贸企业负责人也向记者大倒苦水。
同样是主营小家电外贸的广州家博士电器也有类似感受。该公司外贸业务负责人徐莉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本来公司2020年外贸订单整体有一定增长,但在成本上涨和汇率升值的双重挤压下,公司前期积压的部分订单甚至出现了亏本的情况。
订单不愁利润堪忧
近几个月来,铜、铝、钢材等家电主要原材料价格一路上涨。数据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沪铝指数累计上涨9.3%,沪铜指数累计上涨13.4%。高盛国际大宗商品研究分析师于2020年12月1日发布报告称,铜的“牛市”正在全面展开,价格已达到201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发布的2020年12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显示,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加之市场需求继续回暖,推动制造业原材料采购价格和产品销售价格加速上涨。当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68%和58.9%,高于上月5.4和2.4个百分点,均为2020年全年高点。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加大了企业成本压力,当月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业占比为49.4%,为近两年高点。
对于原材料持续上涨原因,中钢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胡麒牧认为,当前工业金属类原材料价格上涨反映了未来新冠疫苗上市后对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另外,当前原材料社会库存确实处于低位。预计未来随着新冠疫苗的上市,经济复苏的积极因素增多,需求侧还会持续刺激大宗金属材料价格的上涨。
不过,这对家电等制造产业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家电行业普遍对铜、铝、钢材、塑料等大宗原材料需求量大,原材料成本往往占据总成本的七八成,例如空调龙头格力电器(63.39 +0.78%,诊股)2019年年报就披露,原材料占公司当年营业成本比重高达86.66%。而在年末出货高峰期,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更是让家电制造企业苦不堪言。
对于家电外贸企业而言,成本上涨只是一个方面,汇率也从另一个方面带来了“夹击”。相较于2020年5月27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7.1765元的低点,至2020年末,人民币已累计上涨超6000个基点,涨幅达8%。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预测,人民币汇率预计在2021年将升至6.25左右。
不要小看这8%的升值幅度,却能够让毛利率本就不高的家电外贸企业雪上加霜。“在原材料上涨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压力下,公司利润已经变得特别微薄了。”主营电磁炉、电压力锅等家用电器出口业务的中山艾利普电器企业主邹世兵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如是说。
“原本因为海外疫情接到了不少订单,这几个月加班加点生产,但临到交货期汇率升值这么多,导致利润大幅缩水,几乎是白忙活一场。”佛山一家不愿具名的家电外贸企业负责人也向记者大倒苦水。
同样是主营小家电外贸的广州家博士电器也有类似感受。该公司外贸业务负责人徐莉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本来公司2020年外贸订单整体有一定增长,但在成本上涨和汇率升值的双重挤压下,公司前期积压的部分订单甚至出现了亏本的情况。
分享到: